具有抗腫瘤血管生成特性的多靶點標靶藥物是目前用於晚期肝細胞癌患者的標準療法。
最近,幾種抗血管生成藥物(sorafenib, lenvatinib,cabozantinib和ramucirumab)在隨機對照試驗中顯示出對晚期肝細胞癌的抗腫瘤活性。然而,隨著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尤其是抗程序性細胞死亡-1(抗PD1)藥物的出現,肝癌藥物開發的前景可能會發生巨大變化。
此外,抗PD-1和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物聯合治療的早期臨床試驗顯示,在晚期肝癌患者是非常有希望的抗腫瘤活性。因此,目前的關鍵研究問題是這種組合策略是否是下一代標準療法以及哪種抗血管生成藥物將是該組合的最佳夥伴呢?
一種不斷發展的概念,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物也可以作為免疫療法。據報導,所有4種用於肝癌的多靶點標靶藥物(sorafenib、regofranib、lenvatinib和cabozantinib),本身都具有免疫調節作用。
例如sorafenib的研究,對抗腫瘤免疫的潛在有益作用可能是由於巨噬細胞的M1極化增加和刺激CD8 T細胞的功能所致。另一方面,高劑量的多靶點標靶藥物在臨床前模型顯示,會誘導血管生成相關的缺氧狀況,可能有助於腫瘤微環境的免疫抑制作用。sorafenib、regofranib、lenvatinib和cabozantinib,目前這些肝癌標靶藥物會透通過調節多種免疫細胞類型,以及調整腫瘤微環境來促進抗腫瘤免疫。
找出sorafenib、regofranib、lenvatinib和cabozantinib定義的最佳免疫調節劑量,以促進未來標靶免疫組合療法組合方案的設計
陳駿逸醫師目前服務於台灣,擔任癌症中醫與西醫臨床治療醫師,著有”擊退癌疲憊 醫師該告訴你的癌後養生術”(康健出版),專職中西醫結合癌症治療與癌友關懷之公益活動,同時熱心致力於正確癌症照護資訊之推廣與傳遞,其所創建之台中市全方位癌症關懷協會http://www.cancerinfotw.org
,乃是專業照護人員、社會賢達貢獻所學,所建構的癌症診療與照護資訊平臺。
想要閱覽作者撰寫的更多癌症資訊,歡迎前往台中市全方位癌症關懷協會官網http://www.cancerinfotw.org/,並懇請各位能夠加入協會官方facebook粉絲團,將愛心關懷與知識的力量傳遞出去。加入粉絲團可以定期閱讀到官網精選文章、醫學教育影片,並且每個月都可以接到協會的電子報專題報導,讓癌症新知「不遺漏」
*歡迎以行動力支持臺中市全方位癌症關懷協會建立全方位癌症照護資訊平台”。
捐款帳號,
銀行(ATM)轉帳/匯款:
請至全國各家銀行匯款,匯款單影本請註明您的姓名、地址、聯絡電話郵寄至本會(台中市大里區爽文路1181號),以方便我們開收據給您。
銀行名稱:兆豐國際商業銀行中台中分行 銀行代號:017
帳號:204-09-80512-0 戶名:臺中市全方位癌症關懷協會
想要閱覽作者撰寫的更多相關癌症資訊,更歡迎前往陳駿逸醫師官網”話聊俱樂部”
http://cancerfree.medicalmap.tw/
。
想要瞭解作者的資訊也請至http://cancerfree.medicalmap.tw/
點閱”陳駿逸醫師簡介”
癌友必備專書 聰明擊退癌疲憊 讓你抗癌事半又功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