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ckMate
141研究是一項經典的第3 期對照性研究,針對閒錢已經接受過鉑類治療失敗的復發/轉移性之頭頸部鱗狀細胞癌患者,與對照組之研究者選擇的全身治療(docteaxel、methotrexate或cetuxiam)相比較,Nivolumab 能夠顯著改善患者的總體生存時間和生活品質。
這CheckMate 141研究是迄今為止在復發/轉移性之頭頸部鱗狀細胞癌患者二線治療的第一個第3 期對照性研究與免疫治療讓總體生存時間獲益的研究。
另外,根據最近公布的2年的研究追蹤結果,Nivolumab組與對照組之研究者選擇的目前標準全身治療組的,2年生存率分別為16.9%和6.0%,兩組中位總體生存時間分別為7.7個月和5.1個月,免疫治療較目前標準全身治療而言可以讓死亡風險降低32%。從安全性資料來看,免疫治療已發之第3-4級治療相關嚴重副作用發生率較標準治療組下降60%。
隨著研究追蹤時間的進行,從免疫治療中獲益的患者腫瘤可以得到了良好的控制,減少腫瘤復發甚至導致患者死亡的概率更小,免疫治療之安全性也得到了進一步證實。
頭頸部鱗狀細胞癌患者在接受以含鉑類為基礎的同步放化療後,若患者6個月之內再次出現疾病惡化,一般則認為患者屬於對鉑類抗藥。
復發/轉移性的頭頸部鱗狀細胞癌患者傳統的第一線治療是鉑類聯合EGFR標靶治療,而過去臨床研究中,則將以鉑類為基礎的同步放化療後6個月內復發/轉移性的頭頸部鱗狀細胞癌患經常被排除在臨床試驗之收錄標準之外,因為鉑類抗藥的患者再於復發/轉移性時候之第一線治療使用鉑類聯合EGFR標靶治療的療效,療效可能會較差。所以這類患者過往沒有前瞻性的臨床研究資料,也沒有於復發/轉移性時候之第一線標準治療。
所幸CheckMate 141臨床試驗之收錄時候,針對這部分患者設計了一個亞組,患者既往未接受第一線標準性全身治療,但接受了含鉑類藥物的同步治療或輔助治療,並在6個月內出現疾病惡化。研究收錄之患者中有21.6%的患者是這類患者,該亞組分析的2年研究追蹤結果顯示,接受Nivolumab治療生存獲益顯著,與接受現今標準全身治療對照組相比,12個月總體生存率分別為39.2%和15.4%,兩年總體生存率分別為21.6%和3.8%,中位總體生存分別為7.7個月和3.3個月,免疫治療較目前標準全身治療而言,以讓死亡風險降低44%;,2年死亡風險降低了46%。
在這樣的背景下,頭頸部鱗狀細胞癌患者在接受以含鉑類為基礎的同步放化療後,若患者6個月之內再次出現疾病惡化,於復發/轉移性時候之第一線治療不應該像現在做法-使用化療,應該毫不猶豫的讓患者接受針對PD-1的免疫治療,如此才能使患者獲得更好的生存結果。
在Checkmate 141研究中,根據腫瘤細胞PD-L1表達狀態,將患者分為腫瘤細胞PD-L1表達陽性(表達≥1%)和PD-L1表達陰性(表達<1%)。其中PD-L1陽性患者接受Nivolumab治療較對照組之腫瘤客觀緩解率提高將近10倍,2年生存率高達18.5%,更是比對照組提高超5倍,死亡風險與接受現今標準全身治療對照組相比是降低了45%。
反觀PD-L1表達陰性患者,Nivolumab治療組2年生存率也是高達20.7%,死亡風險更是比對照組而言降低了27%。
此一PD-L1表達狀態的亞組結果顯示,無論患者的PD-L1表達水平,Nivolumab治療均優於對照組,且患者隨著研究追蹤時間越久,免疫治療延長生存的優勢更加明顯,這也從另一方面驗證了免疫治療一旦發揮效果,其緩解時間會非常長,產生免疫抗藥機會也會相對更少。
另外人類乳突病毒(HPV)感染是西方國家頭頸部惡性腫瘤患者常見的情況,既往認為病毒相關腫瘤將會產生更多的新抗原,會更有利於免疫治療發揮效果,但在CheckMate 141研究發現無論腫瘤HPV狀態為何,均可看到免疫治療帶給患者的生存獲益,因此目前各大國際共識均不推薦以人類乳突病毒(HPV)的感染狀態來決定是否使用免疫治療。另外,無論年齡和人種,免疫治療皆可改善患者的總體生存率。

|